东亚分与合:能否走出阴影取决中国能否最终崛起
“东亚悲剧”阴影将长期存在,能否走出阴影取决于中国能否最终崛起。中国战略需要坚守和灵活。近400年来,东亚国家在西方国家的主宰下、殖民统治的影响下,自己不能主宰自己,进一步失去自我,这就是“东亚悲剧”。
二战结束以后,东亚国家纷纷独立,殖民统治时期的阴影依然存在。其中既有美国霸权主义的影响,同时东亚国家也有崇洋追求,日本加强了美日同盟,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能否脱离美国”的问题。
过去的几十年,东南亚国家意识到需要自己解决问题。
提到东亚问题,不得不谈美国对东亚的忽视和关注。奥巴马在任的这些年,提出重返亚洲的战略。因为“9·11”之后,小布什政府将战略重心放在中东、南亚,表现在东亚地区会议美国代表予以不出席的态度。因此美国渐渐淡出了东亚。2010年,美国提出战略轴心转向亚洲(东亚)的方针。美国回归亚洲(2009~2011)的“不破不立”原则内容是:首先“破”,认为美国是东亚的主宰,中止东亚合作进程,解构东亚共同体框架;认为中国对区域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其次是“立”,就是要建立其在亚洲的统治者身份。
美国的战略性行动包括政治安全上强化军事同盟体系,体现在:多变化——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与澳大利亚合作,韩日合作,日菲合作;还有战略利益相近的伙伴关系:与越南、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以及军事战略提升——海中、海面、空中、太空和网络建立四个作战层次;劝说韩国加入TMD军事体系中,军事上加强前沿进攻性部署,体现在海军地位的强化,包括航母舰队的常态化巡航、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扩大、前沿进攻性军事力量的部署。最后从经济上,把东亚国家纳入TPP经济框架建构。综上所述,这一系列行为,表明了美国想要回归东亚的心态,一种要建立太平洋国家新面貌的心态。
接下来谈谈东亚国家的分合困境——东亚悲剧阴影的延伸。首先是东亚小国的平衡与均势战略。东盟国家的“核心东盟”战略构想是东盟共同体,而东盟感到中国的压力,邀请美国介入。2005年在东亚召开东亚峰会,邀请了印度、澳大利亚等,希望能够平衡日本和中国的强势。2012年11月,美国、俄罗斯也参加到东亚峰会中。东盟国家的“平衡”与“均势”体现在以下方面:战略的困境包括东盟国家的战略选择困境;菲、越的均势选择;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艰难选择;马来西亚左右逢源;泰、缅受美国的拉动;柬埔寨、老挝受美国的吸引。
除了小国危机,东亚大国日本的左右转换也是东亚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主导性的共同体到追随性地强化与美同盟。日本强国战略的困境包括日本经济地位的下跌、地震等使民众自信心下降,另一方面,国内传统的右翼倾向明显,目的是追求强国地位。这种状况使中美都有所警惕。还有韩国,压制朝鲜并最终推动统一进程是其利益最大化追求,与此相关,中美日三边的压力包括:中国的牵制——对朝援助;日本的无理——独岛问题;美国的压力——美日韩同盟三边化。
最后,分析一下中国面临的战略性挑战与战略选择。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东亚秩序与太平洋秩序,美国以“无缝”太平洋秩序对抗中国的区域整合建构。美国认为整个太平洋(四个部分——东亚、南太平洋、北美、南美)应该紧密结合,而中国希望先区域合作,具体包括东亚搞10+3,南太平洋有自由经济区,北美有北美自由贸易体,南美有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共同体等,然后再联合,但是遭到美国反对。
如果美国参与东亚合作,笔者认为是好事——美国本来是西太平洋国家,将大国的经济带到东亚是好的;但另一方面,美国不仅仅是参与进来,同时也将一些国家分离出去,形成美国的消极介入。我们应反对美国消极介入,鼓励美国的积极参与。中国面临的挑战还有领土争端的冲击,包括南海、东海、南沙群岛等。以日本为例,本来中日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中国帮日本走出“滞胀”,日本帮中国调整产业结构。但是目前经济上呈现一种分的趋势。
其实这些老问题,可都归结为:中国东部海域领土争端的认知与求解。中国的迅速崛起,导致周边各国的不同声音,想要在中国崛而未起的时候,来找中国谈判;美国的支持也导致了一些国家的态度——譬如南中国海问题、钓鱼岛与东海问题等。
中国的亚太战略目标坚定而且明确,认为可以合作、应该合作——以合作之海,淹没问题之礁。加上战略的顶层设计与策略的灵活运用,例如对于日本的强硬手段,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高压下对于日本、菲律宾的强制可以产生“倒逼效应”,最后服务于战略。
我认为中国的战略着眼点可以是“建构东亚秩序,构筑区域间构架”、“兼容域外大国,战略平衡中美”。
总结来说,当前的形势是:“东亚悲剧”阴影将长期存在,能否走出阴影取决于中国能否最终崛起。中国战略需要坚守和灵活。
中国的战略选择让人有时候看不懂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