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书到手已经两星期了,今天又拿出来翻了翻,花了四年时间才折腾到了这张纸,难免有些感慨。而更让我感慨的,还是毕业证书上赫然写有“方滨兴”三个字的签章。尽管很多北邮毕业生(尤其是前几届的学长们)都以毕业证书上有这三个字为耻,但我的感觉似乎并不单纯如此。
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方校长是四年前入学不久,他开了一场讲座,当时对他的印象是:学术大神、口才很好、矮胖子。那时候还没人知道他是“防火长城之父”,尽管那堵“墙”已经存在很久了。“墙父”之名虽未远扬,但“墙父”的阴影却已经能感受到。那年冬天的大风将北邮体育馆的屋顶撕破了,而学校第一反应竟然是关闭校园论坛,这种近乎疯狂的愚民维稳之术(那时候“维稳”这个词还没流行)让我感到十分压抑,仿佛这个学校被围困在了一堵无形的高墙之中。
后来“墙父”之恶名传遍五湖四海,方滨兴很快成了中国互联网第一大罪人。然后他之后接连几次替政府背书的公开发言,包括在采访中声讨谷歌、为网络审查辩护、公开支持网络实名制、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等,更让他成了众矢之的,以至于网络上有了“随手砸方校长,解救中国互联网”的号召。虽然他那时候已经不是防火长城的负责人了,但最终还是被网友献以与布什总统一样的待遇。
而作为北邮的学生,在“墙父”的阴影下,会有很多尴尬。毕业前找工作,面试的时经常遇到面试官调侃此事:“你们校长很牛逼啊,GFW之父。”“你们校长是方滨兴吧,我每天都上微博骂他。”更有甚者:“你们校长不是上次被扔鞋那个么?你们学校里面平时有没有人给他扔鞋啊?”很多学校情结较强的同学会将这种调侃视为侮辱,但我一直看得很淡,就当自认倒霉了。我还接过两个外媒打来的电话:“请问你对你们校长开新浪微博,然后又在网友的痛骂声中注销有什么看法?”“请问你对你们校长重开新浪微博有什么看法?”……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方滨兴在校外的名声有多臭,在校内他是一个非常尽职的校长,尽管行政能力并不高(稍后细说)。对于学生发给他的邮件,他都亲自逐个回复,这是很值得称赞的。我曾经给他发过两封邮件,都是关于职业规划的,方滨兴校长都进行了详细的回复。他在回复的邮件中给我列举并分析了很多条职业发展路线,还在末尾很谦虚地强调说他只对他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职业路线有发言权,其他的请慎重参考。
然而,他选择的职业路线到底算不算成功呢?一方面,他通过筑“墙”,通过成为这个恶性体制锋利的爪牙,让自己晋升高位,权财双收;另一方面,他的为虎作伥的恶举,又让他臭名远扬,成为广大网民憎恨的对象。我一直期望他回复的邮件中能出现他对于职业与正义二者关系的看法,但他一点也没提及这方面。方校长在校内工作上是尽职的,这应该是他的个人作风,我相信他在之前每一个岗位上都是尽职的,但如果善恶不分,“尽职”将不能成为褒义词。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去为邪恶目的服务的人并不算少,如一战时为德军制造毒气的化学家弗里茨·哈伯,而这些人中有的最终会因良心发现而悔恨不已,比但方滨兴校长似乎至今都没有悔恨的迹象。这是不久前他的一段微博:
我对方滨兴校长非常反感的一处是他去年对许志永老师竞选人大代表的强力阻挠,用尽了各种下三滥手段,之前我已经写文章谴责过了(
链接)。这种违背法律却不会被制裁的行为也是“墙”的一部分,然而,作为筑墙者,方滨兴校长也在今年的春寒料峭之际,感受到了体制高墙的冰冷与恐怖。
方滨兴校长是靠搞技术才攀到了这个位置,没有太多政治背景,对于很多问题都束手无策,比如北邮的沙河校区。而在校园的政治斗争中,方校长就更吃亏了。方校长与北邮校党委书记的政治斗争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在学校里闹出不少笑话,很多老师都经常在私下调侃此事(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