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在考察古墓过程中,发现古墓中出现鸡蛋有多危险?专家称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碰,简直就是“细菌炸弹”,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纪录片,解开细菌炸弹的秘密。 鸡蛋也叫做鸡子或者鸡卵,是母鸡产下的蛋,整体大小比乒乓球略大一些,是一种家喻户晓的食物。因为富含胆固醇且极富营养,所以经常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饭桌上,颇受小孩子们的喜爱。 然而就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在特定的场合下就对特定的人群造成了危害,甚至还形成有如“定时炸弹”般的存在。那么,这群人是什么身份呢?为何会在特定场合下忌惮鸡蛋呢? 一般人对于鸡蛋肯定不会有所忌惮,之所以忌惮鸡蛋,主要是因为这群人是考古学家。在考古业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不怕僵尸不怕鬼魂,就怕墓里有臭鸡蛋”。在考古学家们看来,古墓里出现鸡蛋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古墓的密闭性比较强。古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墓穴被盗,所以才会特别重视墓穴的设计,甚至命人将有缝的地方都填补起来,这让墓穴内部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墓内部会独立形成与外界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 正是因为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很多文物才能够不腐坏并保存到今天。而只要有墓穴被打开,其内部稳定的环境就会被打破,文物就会因为空气流通而有所损坏。考古学家们在挖掘古墓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考古专家在湖南长沙挖掘马王堆汉墓时就遇到同样情况。据悉,当时考古专家在马王堆汉墓的坑道内发现一锅千年不腐的藕片,结果当考古专家打开墓穴之后,这些藕片接触到外界空气,很快就被蒸发的一干二净。 除了在墓穴内发现的藕片之外,很多尸体在出土后也迅速发生了变化,比如辛追夫人的遗体。考古专家打开棺木之后发现的辛追夫人尸体保存完整度非常高,皮肤甚至达到了吹弹可破的地步。然而就在接触空气没多久,尸体的情况就迅速发生变化。 还有一样文物在出土后发生变化,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真实事件,这就是秦始皇陵里面发现的兵马俑。如果在网络上看过兵马俑的图片,或者是到过西安现场观看过兵马俑,一定会发现很多兵马俑都是土灰色,其实刚出土的兵马俑并不是这个颜色。 从秦始皇陵中刚挖出来的兵马俑上都绘有油彩,比我们现在看到的土灰色好看太多。不过就在出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这些绘有油彩的兵马俑就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我们看到的土灰色。考古专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油彩与空气接触后发生了反应,所以才发生颜色变化。 不过与这些情况相比,考古专家们更害怕在古墓里遇到鸡蛋。鸡蛋与藕片或者是其它食物差不多,但是鸡蛋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鸡蛋壳外表存在很多微小的细孔,其内部有一层薄膜,在内部形成封闭性的环境,很容易引起蛋白质的腐败并滋生细菌。 虽然古墓里的环境比较稳定,但是依然阻止不了鸡蛋的腐败。经过数百上千年的发酵过后,古墓中的鸡蛋俨然就形成一个微型的“细菌炸弹”。这些细菌在封闭的墓穴里不知道能存活多久,也有可能与古墓的年龄一样,所产生的危害自然也不一般。 考古专家们对于这些细菌一无所知,尤其是细菌的致病性,所以不可能随便地触碰古墓中的鸡蛋,这也是为了考古队员们的安全着想。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鸡蛋在古墓中存留了几百上千年,也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为了文物的完整性,专家们肯定不会贸然去触碰。经历过上千年古墓的生活,鸡蛋内部成分早已经被各种微生物吞噬干净,仅剩下的蛋壳也变得脆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考古专家们如果要想将这些鸡蛋壳带出古墓,必然要采取特殊的手段。 一般情况下,考古专家都会将在古墓中发现的鸡蛋壳用特殊溶液浸泡,然后再将其带出古墓。在实验室里面,考古专家们会采用X光进行拍摄,然后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以保证文物的研究价值。 从考古事业开始至今,考古专家们也很少在古墓里遇到过鸡蛋。能够见到鸡蛋的古墓只有晋朝的墓穴,因为当时有用红皮鸡蛋陪葬的丧葬文化。虽然考古专家们对古墓里出现的鸡蛋非常鸡蛋,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古墓的考察。
|